Skip to main content

MariaDB Log

[TOC]

查询日志

查询日志也称为 general log(通用日志)查询日志记录了数据库执行的所有命令,由于数据库操作命令有可能非常多而且执行比较频繁,所以当开启了查询日志以后,数据库可能需要不停的写入查询日志,这样会增大服务器的IO压力,增加很多系统开销,所以默认情况下,mysql的查询日志是没有开启的。

开启查询日志可以帮助分析哪些语句执行频率,以及对应语句的数据是否能够被缓存,所以,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开启查询日志。

开启查询日志后,有三种方式来存放日志:

  1. 存放于指定的日志文件中。
  2. 存放于mysql.general_log表中。
  3. 同时存放在指定的日志文件与mysql库的general_log表中。

查看查询日志的相关参数:

mysql> show variables where variable_name like "%general_log%" or variable_name="log_output";
+-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+
| Variable_name | Value |
+-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+
| general_log | OFF |
| general_log_file | Dave.log |
| log_output | FILE |
+-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+
3 rows in set (0.01 sec)

log_output: 表示查询日志开启后,以哪种方式存放,log_output可以设置为4种值,”FILE”、”TABLE”、”FILE,TABLE”、”NONE”。

general_log_file:表示当log_output的值设置为”FILE”或者”FILE,TABLE”时,将查询日志存放于哪个日志文件中,即通过此参数指定查询日志的文件,默认文件名是host_name.log,而且使用了相对路径,默认位置为DATADIR变量所对应的目录位置。

查询日志参数修改

可以直接修改配置文件/etc/my.cnf

general_log = {ON|OFF} 
general_log_file = /data/mysql/mysql.log
log_output = {TABLE|FILE|NONE}

临时修改可以使用以下命令(重启服务后失效):

mysql> set general_log=on;
mysql> set global log_output='file,table';

测试:

mysql> create database test;
mysql> create table test.test_table;
# 查询mysql.general_log表:
mysql> select * from mysql.general_log;

# 也可以进入文件直接查看
cat /mysql/data/Dave.log |more
...
180131 10:16:45 11 Query create database test;
180131 10:16:52 11 Query create table test.test_table;
...

慢查询日志

MariaDB的慢查询日志用来记录数据库中响应时间超过阀值的语句,具体指运行时间超过long_query_time值的SQL,会被记录到慢查询日志中。long_query_time的默认值为10,单位是秒。默认情况下,MariaDB数据库并不启动慢查询日志,开启慢查询日志会带来一定的性能影响。慢查询日志支持将日志记录写入文件,也支持将日志记录写入数据库表。

慢查询日志参数修改

my.cnf 中的[mysqld]部分添加如下内容:

slow_query_log=on  
long_query_time=1
# 记录下来没有使用索引的查询
lo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=1
# 执行速度较慢的管理命令也会被记录
log_slow_admin_statements=1

临时启用慢查询:

-- 设置long_query_time:
mysql> show variables like "%long_query%";
+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+
| Variable_name | Value |
+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+
| long_query_time | 10.000000 |
+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+
1 row in set (0.00 sec)

mysql> set global long_query_time=1;
Query OK, 0 rows affected (0.00 sec)

-- 设置:slow_query_log
mysql> show variables like "slow_query_log";
+----------------+-------+
| Variable_name | Value |
+----------------+-------+
| slow_query_log | OFF |
+----------------+-------+
1 row in set (0.00 sec)
mysql> set global slow_query_log='ON';
...

慢查询日志输出位置,默认情况下是输出到File:

mysql>  show variables like 'log_output';
+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+
| Variable_name | Value |
+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+
| log_output | FILE,TABLE |
+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+
1 row in set (0.00 sec)

测试查看:

mysql> select * from mysql.slow_log;
# 直接查看日志输出文件内容
cat /mysql/data/Dave-slow.log | more

使用 mysqldumpslow 工具分析慢查询日志

使用该工具可以查询出来那些sql语句是性能的瓶颈,进行优化

使用示例:

# 访问次数最多的20个sql语句
mysqldumpslow -s c -t 20 Dave-slow.log
# 返回记录集最多的20个sql语句
mysqldumpslow -s r -t 20 Dave-slow.log

# 这个是按照时间返回前10条里面含有左连接的sql语句。
mysqldumpslow -t 10 -s t -g “left join” Dave-slow.log

错误日志

错误日志文件记录了错误信息,以及mysqld进程的关闭和启动的信息,这部分信息并不是全部记录而只是记录mysqld进程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关键性错误。

错误日志默认位置数据目录DATADIR 指定的目录中,可以在启动mysqld进程时,通过log-error选项来指定错误日志文件名和存放位置,或者my.ini配置文件中配置log-error参数,如果没有指定文件名的话,会自动生成一个[hostname].err文件保存在{datadir}文件夹下。

查看错误日志默认位置:

mysql> show global variables like 'log_error';

# 在配置文件中查看
cat /etc/my.cnf |grep log_error

二进制日志

MariaDB的二进制日志(binlog)记录了所有的DDLDML(除了数据查询语句)语句,以事件形式记录,还包含语句所执行的消耗的时间,MariaDB的二进制日志是事务安全型的。 二进制日志包括两类文件:二进制日志索引文件(文件名后缀为.index)用于记录所有的二进制文件,二进制日志文件(文件名后缀为.00000*)记录数据库所有的DDLDML(除了数据查询语句)语句事件。

一般来说开启二进制日志大概会有1%的性能损耗。二进制有两个最重要的使用场景: 1). MySQL Replication在Master端开启binlog,Mster把它的二进制日志传递给slaves来达到master-slave数据一致的目的。 2). 数据恢复,通过使用mysqlbinlog工具来使恢复数据。

二进制日志的三种模式

Row Level

日志中会记录成每一行数据被修改的形式,然后在slave端再对相同的数据进行修改。

Statement Level

每一条会修改数据的sql都会记录到 master的bin-log中。slave在复制的时候sql进程会解析成和原来master端执行过的相同的sql来再次执行。

Mixed Level

是前两种模式的结合。在Mixed模式下,MySQL会根据执行的每一条具体的sql语句来区分对待记录的日志形式,也就是在Statement和Row之间选择一种。

日志模式修改

开启 binlog,可以直接修改my.cnf 配置文件,也可以用命令修改:

log-bin=mysql-bin
binlog_format=”STATEMENT”

运行时在线修改:

mysql> set global binlog_format='mixed';
Query OK, 0 rows affected (0.00 sec)

mysql> show variables like 'binlog_format';
+---------------+-------+
| Variable_name | Value |
+---------------+-------+
| binlog_format | MIXED |
+---------------+-------+
1 row in set (0.00 sec)

常用 binlog 日志操作命令

查看所有 binlog 日志列表:

mysql> show master logs;

查看 master 状态:

即最后(最新)一个binlog日志的编号名称,及其最后一个操作事件pos结束点(Position)值

mysql> show master status;

刷新 log 日志:

自此刻开始立即产生一个新编号的binlog日志文件

mysql> flush logs;
mysql> show master logs;

注:每当mysqld服务重启时,会自动执行此命令,刷新binlog日志;在mysqldump备份数据时加-F选项也会刷新binlog日志;

查看 binlog 日志内容

使用 mysqlbinlog 命令查看

binlog是二进制文件,普通文件查看器cat more vi等都无法打开,可以使用自带的 mysqlbinlog 命令查看。

查看某个 binlog 的内容:

mysqlbinlog --no-defaults /mysql/data/mysql-bin.000020
# ------------------
(*) 文件内容说明:
server id 1 数据库主机的服务号;
at 663 表示开始的pos点
end_log_pos 663 表示结束的pos点
thread_id=10 线程号
# ------------------

按位置过滤查看 binlog 内容:

 mysqlbinlog --no-defaults --start-position=560 --stop-position=663 

按时间过滤查看 binlog 内容:

mysqlbinlog --no-defaults --start-datetime='2020-05-10 15:42:29' --stop-datetime='2020-05-10 17:42:37' /mysql/data/mysql-bin.000032

直接在数据库中进行查看

使用 mysqlbinlog 的办法读取出 binlog 日志的全文内容较多,不容易分辨查看 pos 点信息,可以在数据库中直接使用命令更方便的查询:

mysql> show binlog events [IN 'log_name'] [FROM pos] [LIMIT [offset,] row_count];
# ------------------
(*) 选项解析:
1. IN 'log_name' 指定要查询的binlog文件名(不指定就是第一个binlog文件)
2. FROM pos 指定从哪个pos起始点开始查起(不指定就是从整个文件首个pos点开始算)
3. LIMIT [offset,] 偏移量(不指定就是0)
4. row_count 查询总条数(不指定就是所有行)
# ------------------
mysql> show master logs;
mysql> show binlog events in 'mysql-bin.000020';
-- 指定查询 mysql-bin.000021 这个文件,从pos点:8224开始查起,偏移2行,查询10条
mysql> show binlog events in 'mysql-bin.000021' from 8224 limit 2,10/G;

删除 binlog 日志

当开启mysql数据库主从后,会产生大量如mysql-bin.00000* log的文件,这会大量耗费您的硬盘空间。有三种解决方法:

  1. 关闭mysql主从,关闭binlog;
  2. 开启mysql主从,设置expire_logs_days;
  3. 手动清除binlog文件,

方法1: PURGE MASTER LOGS

删除mysql-bin.000002之前的日志(不包括mysql-bin.000002):

mysql> PURGE BINARY LOGS TO 'mysql-bin.000002';

# 删除2018-02-07 11:53:59时间点之前的日志
mysql> PURGE BINARY LOGS BEFORE '2018-02-07 11:53:59';

注意事项:

在删除binlog日志同时,也会清理mysql-bin.index的文件记录,清理完后命令中指定的日志文件成为第一个。 主从架构下,如果复制正在进行中,执行该命令是安全的,例如slave正在读取我们要删除的log,该语句将什么也不会做,并返回一个错误;如果复制是停止的,我们删除了一个slave还未读取的日志,则复制重新建立连接时将会失败

建议操作步骤: 1) 在每个从属服务器上,使用SHOW SLAVE STATUS来检查它正在读取哪个日志。 2) 使用SHOW MASTER LOGS获得主服务器上的一系列日志。 3) 在所有的从属服务器中判定最早的日志。这个是目标日志。如果所有的从属服务器是最新的,这是清单上的最后一个日志。 4) 备份您将要删除的所有日志。(这个步骤是自选的,但是建议采用。) 5) 清理除目标日志之外的所有日志。

方法2: 手动删除binlog日志文件

手动删除binlog日志文件

rm -rf mysql-bin.00009

更新索引文件中的记录:

vim mysql-bin.index 
# 删除mysql-bin.00009行即可

方法3: 指定过期天数(expire_logs_days)

查看过期天数:

mysql> show variables like 'expire_logs_days'; 

永久修改过期天数,在/etc/my.cnf配置文件中增加以下内容:

expire_logs_days=10

临时修改过期时间:

mysql> set global expire_logs_days = 10;

刷新日志,触发日志清除:

mysql> flush logs;

⚠️ 注意事项:在主从复制环境下,应确保过期天数不应小于从机追赶主机 binlog 日志的时间。

方法4: RESET MASTER

该方法可以删除列于索引文件中的所有二进制日志,把二进制日志索引文件重新设置为空,并创建一个以.000001为后缀新的二进制日志文件。该语法一般只用在主从环境下初次建立复制时。在主从复制进行过程中,该语句是无效的。

mysql> reset master;
Query OK, 0 rows affected, 3 warnings (0.00 sec)

mysql> show master logs;
+-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+
| Log_name | File_size |
+-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+
| mysql-bin.000001 | 328 |
+-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+
1 row in set (0.00 sec)

参考链接